夏秋季节是蚊虫猖狂的时节,不仅叮咬皮肤、扰乱睡眠,最可气的是它还会传播疾病,比如登革热、乙脑、疟疾等多种疾病。去年,多地都出现了登革热,今年天气湿热多雨,蚊子也多起来,希望大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,谨防“登革热”!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媒传播病,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但近年来,随着蚊子孳生地的变化及各地人口流动,全国多地也都出现登革热疫情。 该病的发生特点是传播迅猛、发病率高、人群普遍易感。
1.传播途径 最常见的病媒蚊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,俗称“花蚊子”,在我国分布甚广。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之后,病毒侵入人体,人在感染病毒后通常在3至14天内发病。 2. 主要症状 多数患者症状与流感相似: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、登革热、登革出血热。 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,高热,头痛,肌肉、骨关节剧烈酸痛、部分患者出现皮疹、出血倾向、淋巴结肿大,血象有白细胞计数减少、血小板减少等。 3.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。登革热治疗也无特效疗法,只能对症治疗。因此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,同时遵从“三早原则”,即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有类似症状发生时尽早就医。
所以对付登革热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! 4. 预防方法 蚊虫主要孳生点有垃圾存放点、覆盆倒罐、水培植物的花盆、水洼、水坑、池塘等处。 针对以上几点蚊虫孳生的特性我们提出了4点防蚊建议: (1)爱护环境,不乱丢垃圾 (2)及时倾覆盆罐中的积水 (3)水培植物定时清洗根部并勤换水 (4)减少在水洼、池塘等地附近的走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化学物品的方法杀灭、驱赶蚊虫例如蚊香、喷雾、花露水等,使用蚊帐、穿长袖长裤、使用灭蚊灯、电蚊拍等物理灭蚊方法。
登革热传染性强,起病急,但请大家不要过于恐慌,因为登革热具有自限性(发病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自行痊愈),且死亡率低。 近期正处于暑假,处境旅游的童鞋增加,东南亚地区、南美、中国台湾地区等都是登革热高发区,注意做好防蚊工作,归国后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等情况,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并告知旅游史。 我们对于登革热应树立起正确的认识,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不过分的恐惧,携起手来,共同防治登革热。 |